找到相关内容564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水月法师的因明成就——心气沉定 深入论藏

    三十二册和第四十四册。下苦功恭敬抄录因明论疏六种,包括因明大、小二论,神泰的《述记》,窥基的《大疏》和慧沼的《义断》、《义纂要》。尽管他自认为“存储胜于了解,生涩吞剥,事倍功微”,[[4]]但这些功夫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51081341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“触”下功夫。在日常生活中,你不可能离群索居,必然要与其他事物接触。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接触的层面广阔,因此要择取“触”的界面来修行。如何修行呢?即保持“明”触,去除“无明”触。如当我们的心跟外界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建立…等等;而在世间人伦与法律层面,则是预立遗嘱,以免身后引起家人或子孙的争端。至于具体的功夫则有平日的养生之道,或是宗教修持,以期能预知时至,潇洒走一回。   (二) 宗教修持与生死超克   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寿命无常(1)

    动机。功夫要下在心地上,心善一切善,心恶一切恶。心地善良,发心动机是善,是清净,那一切都是善,一切都是清净。 念佛要从心里念。什么叫从心里念?就是要保持清净平等自在随缘的状态。要做到“清净平等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无常|道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1001681682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寿命无常(2)

    —都是一样的,都能让你解脱,甚至成佛。现在只是缘分,你好好地依止自己的上师,好好地跟他学修他所传的这些法就行了。 每时每刻观察自己的心,调整自己的心态,一切功夫都下在心上,这才是真正的修行。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道次第|无常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8435682210.html
  • 学佛回忆录(四)

      印度的人工不值钱,苦力太多,火车站的红帽子,顶上功夫特别好,一个人头上可以顶六个皮箱不足为奇,两手还可以提两件行李,甚至胁下还可以挟持一件。   七、新德里 New Delhi   我们在...

    朱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4382387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就是专思寂想,实际上是一种禅定功夫。   慧远又进一步解释“念佛三昧”说:“又诸三昧,其名甚众,功高易进,念佛为先。”[⑦]即在各种“三昧”中,其“功高易进”者,首推“念佛”一门。又紧接着解释说:“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缘分 ·功德·共同体——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

    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”   净空法师在《谈功德》文中认为,功是指修行的功夫,德是指本性的德能;功是戒定,德是智慧,三世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。南朝梁武帝以国家财力盖有四百八十所寺庙,度数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982652.html
  • 佛学问答--持 戒

    ,将妄念打去,不使相续。至夜梦颠倒,更不作主,不为犯戒。然意不净,亦是功夫太浅,忏悔颇佳,但在佛前自述境界,恳求加被即可,并无一定方式。 问:有人说打死一只蚊子也是开杀戒罪,如果此言若真,一切传染病该...,不妨暂吃三净肉(不闻杀、不见杀、不为我杀),或吃肉边菜,功夫进步时,自然便能长素,佛法圆融,方便多门,但能依法精进,无不成就也,万勿生疑。农人未受佛戒者,自无所谓违反,但有其自然因果,是可畏也。 问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13382690.html
  • 唯识学入门 - 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(1)

    ”,“爱”了之后就要“取”,“取”了之后就又开始造“业”,其实我们要下的功夫,要在“爱、取”这个地方。这个还可以再往前到“触”、“受”的话更好,但是如果再往前,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。能够到爱、取之间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6102182911.html